南昌东湖区设备基础灌浆料欢迎订购水泥灌浆料
江西赛恒实业有限公司
“只有合适的,才是好的”,赛恒实业不仅向您提供优质的产品,还可根据您的实际需求,无偿调配产品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部分:混凝土工程
楼板厚度——主次梁相交部位偏厚,工艺自身缺陷。
问题描述:
次梁钢筋布置在主梁钢筋上部,当满足主梁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即为主梁保护层面层为楼面基准标高时,则次梁上部保护层厚度将**楼面基准标高,那么次梁相邻板面也将**楼面基准标高。
解决技巧:
与设计单位沟通,如500mm高的主梁,通常保证上下各25mm保护层厚度,钢筋笼高度为450mm,此时设计如同意调整钢筋笼为425,上部保护层调整为50mm,则一般情况下可解决以上问题。
提醒:此方法必须与设计院沟通确认后方可执行。
楼据美国报道,仅就桥梁而言,57.5万座钢筋混凝土桥梁中有一半以上出现腐蚀破坏,40%承载力不足需要修复加固。美国标准局1998年调查表明,美国全年各种腐蚀损失约为2500亿美元,其中混凝土桥梁修复费用为1550亿美元。美国公路研究战略计划披露,到20世纪末,为更换或修复冬天撤除冰盐引起的破损公路混凝土桥面板,估计要耗资4000亿美元,其*部分是由钢筋锈蚀引起的。北欧、加拿大、澳大利亚都存在氯盐为主的盐害。据瑞士联邦公路局统计,瑞士公路系统约有3000座桥梁,每年用于桥面检测及维护的费用达8000万瑞士法郎,至于修理或更换的费用就更高。板厚度——模板支撑体系。
问题描述:
在宏观尺度下,不能看到材料的内部结构,材料被假定为均匀和各向同性的。材料可视为由尺寸大于几厘米的结构单元组成,单元的尺寸大小足够在平均比例上反映均匀化的材料性质。宏观分析无法揭示混凝土内部结构、组成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但是可反映一种工程平均,是工程力学分析所必需的。 材料规格差。
模板支撑立杆无法调节或**托调节过高。
其他问题不做细说。
解决技巧:
建议采用50*100mm标准规格木方,木方不得扭曲变形。
立杆**部应增设可调节的支撑,调节高度不宜**300mm。
板底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
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mm。
扫地杆离地间距不大于200mm。
中间水平拉杆步距不大于1800mm。
楼板厚度——施工控制差,导致楼面平整度差,而出现板厚度不均。
问题描述:
混凝土表面收光处理差,找平施工较随意。
解决技巧:
单人操作应采用2米铝合金刮杠赶平。
多人操作可采用更长的刮杠赶平。
混凝土施工往往在夜间施工,应确保充足的照明。
楼板厚度——现场施工管理差,缺乏管控措施。充分搅拌、彻底清洁钻孔,未固化前严禁触动杆体。
问题描述:
负弯矩钢筋多为一级钢,强度较低,踩踏易变形。变形后,混凝土难以盖住钢筋时,为不露筋,局部加厚。
传统的钢筋马凳不易固定,负筋仍然*踩踏变形,且钢筋马凳外露于板面会产生锈点。
楼板厚度控制方面无有效措施。
解决技巧:
方式一:PVC支撑,间距500*500;成品支撑施工简便,未起到板厚控制作用。
解决技巧:
方式二:钢筋吊凳,间距600*600,应满足人行步距要求在承载力持续发展一段以后,各模型构件在达到各自的峰值荷载后,逐渐进入下降段,比较各模型构件发现:JCT20.15d构件的平直段比JCT20.20d构件短,说明植筋深度越深,承载力和延性越接近整体浇注构件。但是从承载力发展趋势来看,各试件的下降段都比较平缓,延性都是满足要求的。,以便于施工人员行走。有利于板厚的控制,且可重复利用。
解决技巧:
方式三:成品细石混凝土预制支墩,利于板厚控制。
解决技巧:
方式四:自制木盒控制板厚。
其他楼板厚度控制技巧
传统的有:柱筋标注500等高线,楼面找平时拉线控制。
楼板厚度施工过程控制和检查采取插签方式,安排专人跟踪检查。
通常做法是在钢筋棒上以红油漆画出500标高线,采用尺量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夜间施工时操作不便,如图所示钢筋棒检查较为便利。
厨卫间预埋木盒高度与楼板厚度一致,可有效控制楼板厚度。
厨卫间降板采用角钢。高低差为50mm时,采用L50角钢,固定角钢时控制上边缘与室内标高平齐,则厨卫间与下边缘平齐,作为标高控制点,可有效控制楼板厚度。
混凝土垂直度——模板支撑体系缺陷。
问题描述:
涨模、接缝不平,导致垂直度、平整度差;
剪力墙整体倾斜,导致垂直度差。
根部涨模、漏浆严重,导致底部平整垂直度差。
上下层剪力墙错台。
解决技巧:
剪力墙采用水泥预制内支撑,间距不大于600mm,绑扎固定。有地区公司采用钢筋支撑,*产生锈点,用量较大时锈点过多,抹灰也会因为锈点而空鼓开裂。
解决技巧:
层高3米以内剪力墙应至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较下排螺杆距地不得大于200mm,较上一排距上部板底不宜大于400mm。
解决技巧:
剪力墙应增设斜撑,楼板上应提前预埋钢筋头。
斜撑至少一道,间距不大于2500mm。
解决技巧:
模板垂直度应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验收、校准。
解决技巧:
柱脚、剪力墙底部漏浆解决方案:墙、柱模板下口可先用模板条沿边缘固定,离墙、柱边预留20mm的间隙用于模板插入。
解决技巧:
剪力墙层自生收缩:混凝土硬化过程是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的收缩,是化学结合水与水泥的化合结果,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变化无关。自生收缩可能是正的变形,也可能是负的膨胀。骨料与胶合料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变形,这些都发生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即塑性阶段,故称为塑性收缩。其收缩的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所以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后4一15小时里,在表面特别在养护不当的部位出现龟裂,裂缝无规则,既宽(卜2毫米)又密(间距5一lO厘米),属表面裂缝。由于沉缩的作用,这些裂缝往往沿钢筋分布。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大,外加剂保水性差,粗骨料少,用水量大,振捣不良,气温高,表面失水大等都能导致塑性收缩表面开裂。间错台控制技巧:
浇捣混凝土时在剪力墙或柱头下200mm位置埋设螺栓,上层支模时,该螺栓作为固定模板的支点,避免柱根部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