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土井壁管因设计标准和工艺技术的改进,使其具备了诸多的优点:
一、在成井质量上,因生产过程中提前对钢筋骨架施加了设计应力,杜绝了在下管过程中老产品易出现的因钢筋遭受荷载而使砼环向裂纹的现象,使质量更可靠,成井寿命更长。
二、在成井效率上,因井管长度从4米改为6米和8米从而使焊接数量的减少,提高了下管的速度,缩短了时间,省工、省时在30%以上。
三、在发展前景上,因工艺的改进和新材料的采用,使新型产品具有了优越的性价比,必将成为传统井壁管得替代产品,尤其是轴向抗拉强度的大大提高,已经能满足500m以内的成井技术要求,为凿井单位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无疑将推动我省凿井事业的再发展。
水泥企业在供暖季错峰生产,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在冬天,让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暂停生产,是化解产能过剩、加快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利国利企利民。
水泥企业错峰生产的成功启动,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首先,统一步调、错峰生产,看似简单,但涉及上百家企业的经营计划和切身利益,能实现集体行动,是政府主导、行会协调、舆论引导以及骨干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我国在行业治理中的新思路、新作法。
其二,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态,不仅仅是市场的主体,同时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只顾自己发财的企业家也绝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水泥错峰生产,是水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其三,水泥企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还未实现水泥错峰生产的区域,以及其他传统产能过剩行业树立了样板。
早在《孟子·梁惠王上》,就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记载,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提出了休渔和间伐,这次水泥错峰生产也体现了中国智慧。
万事开头难。企业签了责任书,就要同心同德、实实在在地干下去,妥善安排好停产期间职工的生活待遇和岗位培训,积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