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这门工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5世纪晚期。相传,是日本的幕府将军吉本隆司(Ashikaga Yoshimasa)某次将从中国带回去的他格外珍惜的茶碗打破了,然后派人将破碎的茶碗带回中国维修开始的。当再次拿到这个茶碗时,吉本隆司(Ashikaga Yoshimasa)不高兴的发现茶碗是用难看的金属钉修补的,这就促使了当代的工匠去寻找一种在美学上可以替代的修复方法,由此,金缮这门手工艺就这样诞生了。
金缮主要有三种风格:裂纹、块方法和联合调用。虽然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用金粉环氧树脂来修复破损的陶器,但在使用方法上却不尽相同。使用裂纹方法修复的对象是用少的漆进行修复,而使用块方法修复的物件则完全是用环氧树脂制成的替补碎片。后,使用联合调用技术固定的物件是使用其他破损器皿相似的形状来修补的,是将两个美学上不同的物件组合成一个独特的同一产品。
金缮的美学
在《那些残缺都成金》这本书中讲到:“金缮这门手艺不是去遮掩残缺, 而是有意识地突出它、 放大它,让它成为伤口上长出的新花新叶,有这样的审美态度,你才会对不完人生生出别样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