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要求及加固形式 构造要求:
1、当碳纤维布沿其纤维方向需绕构件转角处粘贴时,转角处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
2、碳纤维布沿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3、为保证碳纤维片材能可靠地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必要时应采取附加锚固措施。
捷和加固,专注结构加固20年!
混凝土表面处理
1、对被加固构件表面的浮渣、装饰层及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予以清除;对于不平的地方,首先由人工剔凿处理,然后用修复材料对其凹凸不平处进行修复;严重不平的地方,应分多次修补。
2、按设计要求,对存在的裂缝进行灌缝或封缝处理。
3、用电动工具将被粘贴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去除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打磨1~2㎜,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面。
4、对转角粘贴处进行倒角处理,并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
5、将打磨过的构件表面,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并保持表面清净。
6、对于湿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应先进行人工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打磨处理。
粘钢加固已在大量的加固工程中实践成功,作为被广推的加固技术,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来看一看它在结构加固上具体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梁、板是目前工程中应用为广泛的结构构件,也是较易出现病害的结构部位。梁、板类受弯构件因承载力不足时,外观表现是构件挠度过大,裂缝过宽、过长,钢筋锈蚀严重或受压区砼存在压碎现象等。这时候,我们往往采取加固措施来解决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不足的问题。
捷和加固,专注结构加固20年!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和边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对应于剪力墙结构一、二级)
2 有端柱时,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暗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厚和400mm的较大值;端柱截面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并应满足本规范第6.3节对框架柱的要求;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