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性能相比较具有以下特性:
(1)高抗分散性。可不排水施工,即使受到水的冲刷作用,也能使在水下浇筑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不分散、不离析、水泥不流失。
(2)优良的施工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虽然粘性大,但富于塑性,有良好的流动性,浇筑到*位置能自流平、自密实。
(3)适应性强。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浇筑,并可通过各种外加剂的复配,满足不同施工性能的要求。
(4)不泌水、不产生浮浆,凝结时间略延长。
(5)安全环保性好。掺加的絮凝剂经卫生检疫部门检测,对人体无毒无害,可用于饮用水工程,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对施工水域无污染。
二、硬化后混凝土性能:
(1)抗压强度。掺絮凝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一样,遵守水灰比定则,强度受水灰比、水泥品种、胶结料用量、絮凝剂掺量、龄期等因素的影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水中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与陆上成型试件抗压强度比称为水陆强度比,一般28d水陆强度比为70%以上。
(2)静弹性模量。静弹性模量与普通混凝土静弹性模量相近或略低一些。
(3)干缩。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干缩值略大。
(4)抗冻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冻性比普通混凝土略差,在抗冻性要求高的水工混凝土要掺适量引气剂。
(5)其他。如耐蚀性、抗渗性等与普通混凝土类同。
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具有水下浇筑时不分散、不离析,富有塑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自流、自密实。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有:混凝土泵浇筑法、导管法、柔性管法、活底吊箱法、袋石法、倾注法和预填骨料压浆法。其中以混凝土泵浇筑法和导管法较好,其设备和施工比较简单,质量容易保证。
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适用于水深不**过15~25m的情况。导管的直径为25~30cm,每节长1~2m,用橡皮衬垫的法兰盘连接,底部应装设自动开关阀门,**部装设漏斗。导管的数量与位置,应根据浇筑范围和导管的作用半径来确定。一般作用半径不应大于3m。
用袋砌法浇筑水下混凝土,系把混凝土半满地装入牢固的麻袋或布袋中,由潜水员在水下进行砌浇。袋的孔隙应能使砂浆渗出但不宜过大。采取这种浇筑方法,袋与袋之间的层面,虽然可以从袋孔中挤出的水泥浆互相胶结,但其整体性终究是很差的。此种混凝土的坍落度以5~7cm为宜,不得采用干拌混凝土。混凝土袋应交错放置,相互靠紧。
倾注法浇筑水下混凝土,可用于岸边水深不起过1.5m的情况,其方法如图5-3所示。新浇的混凝土堆用夯击或振动等方法挤入已浇的混凝土体中,使只有*的混凝土坡面与水直接接触。混凝土的坍落度以7~10cm为宜。采用此种方法应尽量缩短浇筑时间,在浇筑工作未完成之前,先浇的混凝土不得凝固。
水下预填骨料压浆法,要求水泥砂浆具有一定的流动度和一定的抗离析能力。压浆压力与灌注浆液的稠度、预填骨料平均粒径及要求扩散半径有关。如果预填骨料平均粒径在150mm以内,扩散半径在1. 5m以内,当水深为零时,管底出 浆压力约为50~150kPa。有水仓面,管底出浆压力应再加上相应水深引起的水压力。
我们开发的水下抗分散灌浆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中,在水利工程、地下注浆工程、**工程等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