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草本。具匍匐茎,径约2毫米,白色,光滑或稍粗糙,先端芽浅黄色。叶基生,线形或带形,长20-200厘米,宽0.5-2厘米,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常具棕色条纹和斑点,先端圆钝,边缘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锯齿;无叶柄;叶脉5-9条,萼片3片,大小不等,成舟形浮于水上,中间一片较小,中肋部龙骨状,向上伸似帆。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佛焰苞卵状圆锥形,长1.5-2厘米,宽0.5-1厘米,每佛焰苞内含雄花200余朵或更多,成熟的雄花浮在水面开放;萼片3,大小不等,两片较大,长0.4-0.6毫米,宽约0.3毫米,成舟形浮于水上,中间一片较小,长约0.3毫米,宽约0.2毫米,中肋部龙骨状,向上伸展似帆;雄蕊1枚,花丝先端不分裂或部分2裂,基部具毛状凸起和1-2枚膜状体;花粉粒白色,长圆形,无萌发孔,表面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凸起;雌佛焰苞筒状,先端2裂,绿色或暗紫红色,长1.5-2厘米,梗纤细,绿色或淡红色,长30-50厘米,甚至更长,随水深而改变,受精后螺旋状卷曲;雌花单生于佛焰苞内,萼片3,先端钝,绿紫色,质较硬,长2-4毫米,宽约3毫米;花瓣3,较小,白色,与萼片互生;花柱3,先端2裂;退化雄蕊3枚;子房下位,圆柱形,光滑;胚珠多数,直立,厚珠心型,外珠被长于内珠被。
播种育苗:选择好培养的土壤、容器,经消毒处理后,装盆的(1/2)浸透水,待水澄清后将催好芽或轻搓洗的种子撒播在泥土的表面,加盖细土,加水3-5cm,盖上玻璃或塑料膜,保温在28℃左右,遮光,约在40d内完成发芽。然后打开通风透光育苗,也可将出芽的小苗分离育苗。如繁殖量大,应选择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的池塘,清除杂草和异物、整平、捣活泥土,待水澄清后,即可移苗,育苗的株行距一般为10-20cm。在育苗期内,要及时清除杂草,加强虫害的防治工作,并施追肥1-2次,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在此要随时加深水位,以防植株的叶片被阳光照射而枯死,影响移栽定植的时间。移栽定植的株行距应根据育苗的大小、植株高矮及其观赏角度而定。水族箱内为20-30cm,水景区50-80cm。
苦草在苗期比较娇小,生长较慢,为促进分蘖,控制营养生长,前期水位一般保持在30cm以内。5月 下旬至6月旬进入快速生长期,7朋份在水底覆盖面可达95%以上。这时水位可加至70-100cm左右。7 月中旬,根据水域肥瘦情况酌情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10kg或三元素复合肥2kg;若淤 泥较厚,水质较肥,则不必施肥,防止生长过旺。8月上中旬开始,苦草陆续开花,白色的花粉大量 漂浮水面,完成受精后,雌花花柄卷曲成螺旋状,将果实收缩沉入水中。
1)苦草分配于有性繁殖部分的生物量较无性的大,分别占总生物量的25.0%±13.8%和10.1%±7.0%。雌花数与座果率平均分别为22.9±13.8朵·株-1和73.3%±17.9%。雄株可以产生11~33个佛焰苞,每个佛焰苞内平均含有364±38朵雄花,每个雄花产生的花粉为128~184粒。每个果实内种子丰富,多达150~360粒,估算太湖苦草种群立地种子量可达1.68×104~1.01×106个·m-2。但每年种群主要来自地下块茎和匍匐茎,水深、风浪等可能是种子苗难以在湖泊中定植成功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