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产地
产于世界大多数火山区的类岩石之任一成员。主要作为地表堆积物出现,其次是作为岩墙和小岩塞出现。许多安山岩堆积物并不是正常的熔岩流,而是岩流角砾岩、泥流、凝灰岩以及其他碎屑岩石。例如罗马附近的白榴凝灰岩和德国艾弗尔(Eifel)地区的浮石凝灰岩。安山岩一名源于安地斯山,北美和中美的大多数科迪勒拉山(平行山)系都是主要由安山岩组成的。实际上整个环太平洋盆地边缘的火山中都有大量这类岩石。培雷火山(Pelee)、圣文森与格瑞那丁的苏弗里耶尔火山、喀拉喀托火山、磐梯火山、富士山、波波卡特佩特尔火山(Popocatepetl)、诺鲁霍伊火山、沙斯塔山(Shasta)、胡德火山和亚当斯火山等都喷发大量的安山质岩石。
其岩浆主要来源于受深断裂影响的上地幔。粗安岩或与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共生,或与碱性玄武岩、粗面岩、响岩等共生,产状以中心式喷发的为主,大多为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产出。
安山岩(andesite)是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与闪长岩成分相当。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Andes。分布于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地区。产状以陆相中心式喷发为主,常与相应成分的火山碎屑岩相间构成层火山。有的呈岩钟、岩针侵出相产出。安山岩火山的高度大,一般高500~1500米,个别可达3000米以上。
释义
安山岩为中性喷出岩,分布范围仅次于玄武岩。岩石一般为灰、灰绿、淡紫或紫红色,其中含有少量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的斑晶,而且斑晶常呈定向排列,这是由于岩浆是在流动中冷却的。安山岩也会有气孔和杏仁构造。
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 。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手标本新鲜面深灰-褐灰色,风化或蚀变后呈灰绿-紫红色。
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安山岩会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改变,将之归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化学成份上的改变,另一种方式则是物理结构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