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吸声材料和结构悬吊(或悬挑)在空间被称之为空间吸声体。由于材料的各界面全部暴露在空间(即声场中),比单面暴露接触声波的机率大,因此吸声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在获得相同吸声量的情况下,就可减少吸声处理面积。此外,形形的空间吸声体,还可以丰富空间的艺术效果,因此,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吸声材料是指具有较强的吸收声能、能有效减低噪声性能的材料。其凭借自身的多孔性、薄膜作用或共振作用而对入射声能具有吸收作用。根据其吸声机理,可将其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共振吸声结构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吸声结构等。
两种不同的材料。用法也完全不一样的,要看您的实际使用目的来选材料。举例说明:如果人和声源在同一空间内,那用吸音材料(多孔、蓬松、海绵、棉絮类),能防止声波反射和混响,人听起来声音更纯,不嘈杂,耳朵也舒服。如果声源在一个空间,而人在旁边另外的空间内,之间是有东西阻隔的(比如是一层钢板),这时给钢板上加隔音材料是有效的(隔音材料要密封不通,要有一定的密度或者不同密度材料构成分层结构,比如增加一层金属、一层橡胶、一层玻璃、一层墙壁都会起到隔音效果),人听上去,隔壁的声音就会明显降低,并且模糊不清。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材料,把隔音层和吸音层整合在了一起,材料看上去是分层次的,有开孔层有闭孔层,甚至隔音层又分为不同密度的好几层,共同发挥作用。如阻尼隔声吸声棉,三明治隔声吸声棉,阻尼隔声止振垫这些。
目前,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建筑物的声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建筑物噪声控制工程中常用基本的技术措施是选用适当的材料对建筑物进行吸声和隔声处理。但是,由于对噪声控制的手段缺乏了解,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很多人常常把“吸声”和“隔声”的概念混淆了。吸声和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也是不同作用的两种材料。为了合理使用材料、提高建筑物噪声控制效果,需对“吸声”和“隔声”这两个概念有明确的了解。
1、 根据噪声测量的结果,确定所需要降低的噪声频谱;
2、 对于拟设置空间吸声提的空间,先计算其中的总吸声值;
3、 计算车间内对于每个倍频带所需要的总吸声值,以便将其中噪声级降低到容许的数值:
式中 △L——在倍频带内所需降低的噪声级的数值,dB
A1 ——在吸声处理前车间内的总吸声值,.
4、 A2 值包括A1值和需要加入的空间吸声体的总吸声值A空吸,因此
5、 根据经验设计空间吸声体的类型、尺寸和间距,以便其吸声值(等效吸声面积)在对于某些倍频带中所要求的是;
6、 对于每个频带中应该降低的噪声级所需要的空间吸声体的数目,计算公式:
7、 根据计算结果,选用数目的空间吸声体。
8、 对于高频声的吸收,其效果随着空间吸声体尺寸的减小而增加;对于低频声的吸收,则随着空间吸声体尺寸的加大而升。
空间吸声体可根据使用场合和吸声需要作成适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一般它由4个部分组成:
骨架。作为支承,可以用木筋、角钢或薄壁钢等。
护面层。常用穿孔率大于20%、厚度为0.1-1.0mm的穿孔或开缝薄铁皮、铝箔或塑料片。穿孔孔径取4-8mm。
吸声填料。一般用超细玻璃棉毡、矿棉毡、沥青玻璃棉毡等多孔材料,并以玻纤布等透气性能良好、同时又有一定强度的材料作蒙面层。在潮湿环境中,也可采用单层或双层穿孔板作吸声层(为增加低频吸收,穿孔率一般低于5%),取代多孔材料。
吊件。如金属吊耳、吊钩、螺栓等。使用时,各表面均置于声场之中,有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吸声作用。
空间吸声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面积、层高、结构形式、装饰要求和声源特性,可有板状、方块状、柱体状、圆锥状和球体状等多种形状。其中板状的结构简单,应用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