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有的外国公司在中国推销这类商品时,将沥青瓦定名为所谓“多彩瓦”,而将中国规范中对油毡瓦的命称号为“俗称”。中国行业规范对沥青油毡瓦的命名什么时候变成俗称了呢?这就不能不将沥青油毡瓦的姓名正一下了?不然“沥青油毡瓦”能够会像“SBS、APP油毡”相同成为一个含糊的概念,从而对往后的作业带来很大的不方便。1、屋面1级防水要求应用场合:特别重要或对防水有要求的玻纤胎沥青瓦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25年防水层选用材料:宜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设防要求: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2、屋面2级防水要求应用场合:重要的玻纤胎沥青瓦建筑和高层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年;防水层选用材料: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 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平瓦、等材料;设防要求:两道防水设防。3、屋面3级防水要求应用场合:一般的玻纤胎沥青瓦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0年;防水层选用材料:宜选用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平瓦、沥青瓦等材料;设防要求:一道防水设防。.生产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沥青瓦生产大国,而且产量涨势尚猛,今年新增能力会超过50万吨,年产量将会超过200万吨,不迅速扩大应用市场就可能供大于求。另外,从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来看,我国玻纤产业大而不强。沥青瓦是现今非常新型的建筑材料,用于房顶的遮盖。材料是以玻纤毡为胎体,经过浸涂石油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物粒料,另一面撒以隔离材料而制成的新型瓦状屋面防水片材。2.国民经济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和玻纤下游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沥青瓦市场严峻,对沥青瓦需求旺盛,玻纤在质量、产量方面仍供不应求。3.国内外差距方面我国沥青瓦应用开发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国外沥青瓦产品应用有4万种,而我国现只有其1/4左右。我国的应用开发能力也不如国外,不少国外新产品国内还没有,即使动手开发,周期也比较长。玻纤瓦具有很强的抵抗性和适应性,经久耐用,易安装。、丰富的颜色和样式保证了它和屋面类型及周围环境的搭配。4.产品出口量方面我国玻纤及制品出口量超过了60%,这个比例偏高,但多为中低档产品,同时每年还有20多万吨的进口,为和国内还不能满足的产品。由此应相应的国家政策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江苏沥青瓦价格,安徽油毡瓦厂家,福建玻纤瓦总代理,山东油毡瓦经销商,经常畅销的12种常规颜色如下:水墨灰,乌炭黑,中国红,红,绿,海洋蓝,宝石蓝,浅海洋蓝,沙漠金,棕褐色,新沙漠金,晚霞红。5种形状:马赛克,单层,双层,歌德,鱼鳞。
多彩沥青油毡瓦本身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如果安装正确的话,多彩沥青油毡瓦屋面很少维修甚至无需维修。即使遭损坏,也很容易修复。
防尘自洁性:天然瓷烤颗粒经过防静电处理,不吸附灰尘。因此玻纤瓦屋面不易积灰而形成明显的污斑,即使在长期雨淋的条件下也不会积累水渍。经过雨水冲刷会显得更加洁净明艳。
彩色玻纤胎沥青瓦形状各异。单层沥青瓦、双层,鱼鳞型、马赛克型、歌德型,双层菱形等,这类彩色玻纤胎沥青瓦的厚度通常大于2毫米以上,一些室外装饰使用这种彩色天然矿石粒表面的玻纤胎沥青瓦,可以使房子外观更加复古特。
油毡瓦,又称沥青瓦,也叫玻纤瓦,可乐瓦,橡皮瓦,是一种新型屋面材料,质轻,美观,大方,给您佳的感官盛宴。沥青瓦就是油毡瓦,又称玻纤瓦,只是叫法不一样。
GB/T20474—2006《玻纤胎沥青瓦》国家标准自2007年2月1日实施9年以来,沥青瓦的生产与应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我国自制沥青瓦的生产设备有了较大的改进,从人工冲切改为机械滚刀,研发了自动化生产线,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二是沥青瓦的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原材料从大多采用改性沥青改为采用石油沥青,瓦的燃烧性能有所改进。三是产品品种从单一生产平瓦发展到平瓦与叠瓦均能生产,适应了屋面材料多元化发展。四是彩砂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淘汰了染色彩砂,主要采用烧结砂,并制定实施了JC/T1071—2008《沥青瓦用彩砂》行业标准。五是沥青瓦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初的“平改坡”、“旧房改造”,推广到住宅小区、别墅、度假村、公共与商业建筑等新的领域。六是沥青瓦过去进口量较大,现已大为减少。目前,我国沥青瓦也有少量出口到美、欧、亚、非等国家与地区。但近几年,沥青瓦的生产与应用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屋面材料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欧文斯科宁公司在中国工厂停产、意大利德高瓦等产品退出中国市场,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使沥青瓦的产量徘徊不前。同时,我国沥青瓦的产品质量,如燃烧性能与产品使用寿命等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统计:我国2013年沥青瓦的产量为3446万平方米,2014年为2446万平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28.5%。主要生产省、市是浙江、天津、上海、山东、辽宁、四川等省市,大多是年产量100万平方米以下的中小企业。因此,面对沥青瓦生产与应用的严峻形势与挑战,总结国家标准实施以来的经验与教训,修订GB/T20474—2006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