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加固一般规定
本文适用于既有现浇及装配整体式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填充墙框架)、框架抗震墙、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加固。
既有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加固应满足下列要求:
1.抗震加固时应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选择加固方案,分别采用主要提高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主要增强结构变形能力或改变框架结构体系的方案。
2.加固后的框架应避免形成短柱、短梁或强梁弱柱。
房屋抗震加固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震损建筑加固改造前,可对震损部位、构件采用如下方法修复
01对拉断或受压屈服的受压钢筋,用等截面等强度的新钢筋替换,新钢筋与原结构钢筋应有可靠连接;
02 对受压破坏部分的砌体或混凝土进行替换;
03 对裂缝视其宽度大小进行修复或灌浆处理。
主要抗震加固改造原理
1、以减少地震作用的角度进行改造
地震的破坏性和毁灭性不可避免,在人类现有预测条件下对地震强度的预测缺乏一定准确性,那只能大化降低这种破坏。结构反应是随着地震作用减少而减少,安全性会在此时提高。依靠这种思路,可以从建筑的结构周期、结构阻尼入手。结构周期的会伴随结构刚度减小从而降低破坏力,结构阻尼加大起到消能减震作用,尤其在地震时结构变化大的区域效果明显。
2、以结构抗震能力角度加固
与减少地震作用的改造方法相反,从结构抗震能力出发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利用结构特性,整合加固,切不可片面进行加固。从改变抗震墙墙体用料和钢架结构,从而提高延性与刚度等。这种通过加强建筑物构件的抗震能力的角度很普及也有效,但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以防薄弱部位转移。
抗震加固有哪些方法?
一、由于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存在不同缺陷与不同的加固重点,同时考虑基材的不同,造成二者在加固方法上也存在不同。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来提高砌体结构侧向承载力;也可采用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提高结构整体性来提高抗震性能等。
二、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中,仍可采用常用的碳纤维加固或粘钢加固。碳纤维布加固与粘钢加固,能够有效从提高结构承载力的角度增强结构抗震性能。
但利用这两种方式时,需要注意抗震加固的原则:即在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时,要从提高房屋整体的抗震能力出发,防止因加固不当导致整栋结构的刚度与承载力分布不均匀,形成新的薄弱环节。利用碳纤维或粘钢进行加固,必要时还需辅以其他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结构变形能力,从变形能力与承载力双重角度来**结构安全。
三、在结构抗震加固中,我们不能忽视了材料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抗震加固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地震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强度需求,也要考虑加固材料在荷载、环境等复杂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强度是否会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