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胶
产品简介
碳纤维胶是碳纤维加固技术的配套粘结材料。其作用是使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得到充分的粘结,使其共同承受结构的作用。-碳纤维粘结材料满足GB50728-2011中碳纤维复合材料胶粘剂安全性能A级胶标准指标。
产品特点
1、具有较佳的耐腐蚀性能及耐温性能。
2、渗透力强,能很好的渗入混凝土表面。
3、触变性能强,施工流淌少。
4、该胶不含挥发性溶剂,固化后收缩率低1.2%-2%。
5、该胶的较低使用温度为5℃以上,湿度>80%不宜进行施工,同时应避免基材表面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太大,以防止粘贴后影响强度。
应用范围
1、应用于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钢材构件、砖石构件的结构粘结施工。
2、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碳纤维片材粘结施工。
产品性能指标
蛟河市碳布胶批发
性能
项目
实验条件
浸润胶
胶体性能
抗拉强度Mpa
25℃三天
≥50
弹性模量Mpa
25℃三天
≥12000
拉伸强度Mpa
25℃三天
≥40
抗弯强度Mpa
25℃三天
≥50
粘接性能
钢-钢剪切强度Mpa
25℃三天
≥14
钢-混凝土拉伸强度Mpa
25℃三天
≥30
与混凝土正拉伸粘接强度Mpa
25℃三天
≥2.5且混凝土内聚破坏
耐久性能
人工温热化抗剪性能
2000h
≤10%
施工要点
1、将混凝土表面用丙酮擦拭干净。
2、被粘接表面要修复平整,有漏水现象要作止水、导水处理。
3、配置底层用胶并涂敷,要根据气温及施工粘接结构的具体情况决定涂敷的厚薄,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于5℃如需施工应采取必要的升温措施。
4、进行粘接碳纤维片材时,首先根据技术要求剪好所需尺寸,一般两米为适。
5、配置胶液,一般以可使用的时间内(30分钟左右)施工所需量为限。
6、将甲、乙组份的胶水按照甲组分:乙组分=3:1的比例倒入干净的容器内,搅拌均匀。如在夏季温度较高时甲、乙组份也可按4:1进行使用。用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水渗出纤维布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水,碳纤维片材搭接面积要预留10CM以上。
7、多层粘贴应等上层碳纤维布表面指触感干燥后,再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
8、在其固化时要防雨淋,防风沙,并防止硬物碰伤粘接表面。
9、固化时间不得少于3-7天,固化后根据要求进行表面涂装。
10、乙组份在长贮存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色现象,属正常,不影响产品基本性能和使用。
包装、运输、储存
1、本品为塑料桶包装,小包装规格为21kg+7kg/组。
2、本品不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可用铁路、海运、公路运输。
3、本品在运输、装卸时应轻放,防雨淋,爆晒,不得倒置。
4、贮存时间:该胶在常温下贮存一年,各性能均无明显变化。
郑重声明
本产品使用**出厂商控制,本公司不承担由于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任何责任,使用时请参照本说明书,相关问题请咨询公司技术服务部门。
碳纤维浸渍胶
碳纤维浸渍胶为溶剂类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甲组份:乙组份=3:1.
★产品特点
1.具有较佳的耐腐蚀及耐温能力。
2.渗透力强,可以很好地渗入到混凝土表面。
3.触变能力强,施工流淌少。
4.该胶不含挥发性物质,固化后收缩率低,1.3~2%
5.该胶较低使用温度5度,湿度大于85%,不宜施工,同时应避免基材表面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过大,以防止粘贴后产生漏胶而影响强度。
★产品用途
1.应用于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钢材构件,砖石构建的结构粘结施工。
2.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碳纤维片材粘结施工。
技术指标:符合GB50728-2011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
性能项目检验结果性能要求(A级)
胶
体
性
能抗拉强度(MPa)43.4≥40
受拉弹性模量(MPa)2527≥2500
伸长率(%)1.86≥1.5
抗压强度(MPa)74.5≥70
抗弯强度(MPa)53.3≥5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状)破坏
粘
结
能
力钢-钢拉伸剪切强度标准值(Mpa)14.6≥14
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Mpa)3.24,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将AYD-819碳纤维浸渍胶甲组份与乙组份按3: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2、混合后的AYD-819胶液宜在60~90min内使用完毕(根据具体的环境温度而定)。
3、该品密度约为1.15~1.25g/cm3(固化物),凝胶时间约3~6小时。
★存储与运输
1、本品可储存在40℃以下的环境温度中,保质期24个月。
2、本品为溶剂类,储存时应远离明火、加热装置等。
★包装规格:
27kg+9kg/组
★粘结碳纤维加固施工说明
施工条件:
(1)施工表面应清洁和干燥。
(2)施工温度应大于15℃,小于40℃。
(3)严禁在雨天露天施工。
(4)相对温度大于85%或混凝土表面暴露的场合,不允许施工。
施工工艺:
1、基层要求:粘结面必须平整、坚实、无杂质,修补胶已经硬化,且表面干燥,没有露水、冰霜等。
2、调胶:按照粘结面积计算用量,准确称取甲、乙组份,在一清洁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调好的胶应在适用期内用完。
3、涂刷底胶:将按比例混合均匀的AYD-819碳纤维底胶直接涂刷到混凝土基层上,混凝土表面应含胶饱满。硬化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4、粘贴碳纤维:
①用硬毛刷将调好的AYD-819浸渍胶均匀地涂刷到粘结面上,胶量必须充足
饱满。涂刷量约600-800g/m2.
②将裁好的碳纤维布贴于混凝土粘贴面,使用硬橡胶棍或塑料刮板往复碾压,促使碳纤维平直、延展,粘合剂充分渗透。碳纤维布长向上接头搭长度应为10-20㎜。
③在碳纤维表面涂刷部分粘合剂,继续往复刮涂碾压,赶出气泡,并使粘合剂均匀覆盖碳纤维布。涂刷量约为200g/㎡。
④静置1-2小时至指干,重复碾压消除因碳纤维浮起或错开可能引起的气泡、粘结不实等。
⑤多层粘粘,可重复以上操作。
⑥粘合剂固化后,在被粘贴的碳纤维表面上再刮涂一层胶。
注意事项:
1、配胶时,应在适当的通风环境下进行。
2、操作人员使用安全镜,配戴防护面罩。
3、雨天、霜雾天气不得进行户外施工。
4、碳纤维是导电纤维,因此,施工操作时必须远离电源,避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户外靠近带电体(电线等)施工时,如果风大应停止施工,以免碳纤维布被风刮起接触导电体而发生事故。
5、碳纤维布纤维方向为单方向,单位重量、厚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要求。